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优选九篇

admin 3个月前 (02-05) 比赛录像 22 0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1篇

  志愿服务是由Voluntary或Volunteering翻译而来,含有“志愿主动”的意思。最初是由拉丁语“Voluntas”衍变成为英语中的“Volunteer”。志愿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新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人生的真谛,是在人间传播爱的使者;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用个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正因为如此更加显出其重要性。

  2、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要素

  l自发性

  自发主动地参加,这是志愿者的根本精神,也是其工作的动力来源。

  l社会性

  志愿服务工作不是为了满足自身或者是个别团体的利益,而是为别人和整个民族共同的利益。

  l无偿性

  在服务活动中并没有直接的收入和报酬。

  l持续性

  不是一次的服务工作。

  3、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相互联系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无偿服务,与服务对象之间是“给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志愿服务活动不是单一或暂时性的活动,而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工”与“合作”的工作。

  志愿者需要清楚地认识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相互联系,一般来说相互关系如下:

  A、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l对别人保持尊重

  l怀有包容、理解和感谢的心态

  l正确地认识服务对象的言语和行动

  l正确理解服务对象想表达的意思

  B、志愿者和志愿者团体及组委会的关系

  l了解自己所属部门的活动

  l在组委会要求的范围内活动

  l理解并体谅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困难

  l时刻遵守志愿者准则

  C、志愿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l互相联系并互相勉励

  l如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向其他志愿者寻求帮助

  l在服务活动前,向有经验者学习有关工作注意事项

  l在活动结束后,互相对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4、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

  志愿者是各种国际性比赛中重要的后备军,是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同时,大规模的国家活动,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就是当今世界每当举办大规模活动时都把志愿者的参与作为一个惯例的理由。

  通过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志愿者活动,人们将对志愿者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年轻人会不断地受到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志愿者活动与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成功是有直接联系的。

  5、志愿者的作用

  在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中,志愿者将发挥“亚洲杯的形象”,“场外的国家代表”,“民间外交官”等各种各样的作用。

  本次比赛参赛队由传统的12支增加至16支,还将有一定数量的亚足联官员、特邀嘉宾、赞助商及新闻记者观摩报道本次比赛,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境外球迷前来观看比赛。所有来宾在比赛期间在各地见得最多、接触最频繁的就是志愿者。

  亚足联代表团、新闻记者团等人员在机场、饭店及赛场等地区将得到志愿者的帮助;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众多观光客在旅游、城市观光、各种文化活动中都将得到志愿者的引导和服务;在比赛场地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根据历届大规模国际活动的经验,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能使人们对比赛和举办国留下美好的印象。

  志愿者将根据其活动领域的不同,在指定场所完成交办的任务。同时志愿者根据分工会有不同的工作和任务。虽然有时候工作会非常琐碎,但是将每一个小的工作合在一起便能够体现出志愿者的作用;也正是将每人的工作合在一起,才能够体现“亚洲杯的形象”,“场外的国家代表”,“民间外交官”等各种各样的作用。

  6、志愿者决心书

  20__年亚洲杯赛事将会持续17天,比赛场所也分布在全国4个城市,将会有16个国家或地区的16支球队参加比赛。因此对志愿者就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此,为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成功举行,我们制定了志愿者决心书。

  志愿者服务词

  我们清醒认识到在中国举办20__年亚洲杯足球赛的实际与现实意义,为把本次亚洲杯举办成严重足坛史上最好的一届亚洲杯,成为最成功、最具典范性的赛事,我们决心发扬中国人的光荣传统,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在每一个需要我的岗位,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热情服务、坦诚奉献,倡导文明新风,传播和平友谊,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亚洲杯圆满成功贡献力量、创造辉煌,我们决心身先士卒,做到以下几点:

  l为成功举办赛事,我们将相互合作与理解,本着亲切的姿态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

  l我们倡导在严格的秩序之下平安地享受先进的体育文化理念;

  l为了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崭新精神面貌,我们将在一切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志愿者服务词

  二、志愿服务方针与教育

  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志愿者经选拔后,经过培训将在20__年7月-8月间活动。

  赛前需要准备的媒体、制证等工作将从20__年6月开始活动,观众引导、检票等业务在比赛日当天或必要时执行。

  为正确执行任务,赛前的教育培训相当重要。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志愿服务的教育内容和运营方针。

  1、教育和培训计划

  为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工作达到“国际化、专业化、职能化”的标准,确保为亚洲杯提供一流的志愿服务,亚洲杯组委会决定,依托四个赛区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全面开展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整个培训将分为骨干培训、普及培训、专业培训、强化培训等四个阶段进行,从3月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为期3个月。通过骨干培训、专业培训、强化模拟演练等手段使志愿者掌握服务知识和技能。

  在骨干培训阶段,各赛区选拔志愿者骨干到北京参加中国组委会统一组织的“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共进行了“志愿者基本知识、语言会话能力、礼仪知识、体育知识、环保知识、旅游知识”等6次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对参与骨干培训的志愿者进行集中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组委会颁发 志愿者资格证书。

  在普及培训阶段,由各赛区以《志愿者培训手册》为基础,对本赛区的志愿者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者由组委会颁发志愿者资格证书。

  在专业培训阶段,各赛区将根据组委会各部门的工作需要,对已取得志愿者资格证书的志愿者进行分工,由组委会各部门根据工作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专业培训。

  l主管部门:20__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组委会和各赛区组委会

  l教育课程:素质教育,各部门培训

  l教育方法:远程教育、集体培训、分散学习、现场演练

  l教育次数和时间:

  &Oslash集体培训:由组委会统一进行

  &Oslash分散学习:由各赛区组委会自行完成

  &Oslash现场教育:开赛前通过热身赛等比赛或活动现场模拟演练

  l相关网站:.cn

  2、教育内容

  l以本手册内容为核心的知识及素质教育

  l各部门根据需要对各自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培训教材由组委会各部门编写

  l对志愿者领导者的教育

  &Oslash教育对象:现场的领导或队长等

  &Oslash教育内容: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协作向上等精神

  &Oslash其他事项(参加教育的义务等)

  l集体教育

  &Oslash素质教育:了解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概要,志愿者的作用和任务等。

  &Oslash业务教育:职务类别、技能、设施及装备的使用方法等

  &Oslash现场教育:非常时期行动要领及现场模拟演练

  l所有志愿者必须参加素质教育,无故缺席将在最后选拔中排除

  l地址,电话号码如有变动应立即向组委会报告

  3、执行任务体系向导

  l下达任务

  规定工作时间,分配并下达任务:由组委会专门负责志愿者的人员、或被任命的志愿者领导人员下达。

  l服务管理

  确认出勤:不准有无故缺席、迟到等现象,否则将被视为退出活动。

  l组委会会刊

  介绍志愿者的活动

  l关于待遇

  &Oslash相关补助

  ——误餐费、交通费(以市内交通费用为准)

  ——参加集体人身保险

  ——根据岗位需要配备统一服装

  &Oslash发放荣誉证书

  亚洲杯结束后,对圆满完成任务者(中途退出、无故缺席、不诚实者除外)发放荣誉证书。

  三、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

  1、基本原则

  l志愿者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别人、方便别人,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别人以礼相待。

  l无论服务对象是谁都不能提及私事,不能借工作之便要求服务对象签名、照相。

  l熟悉掌握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比赛日程。

  l熟悉掌握20__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比赛城市、赛场名称、赛场及相关场所的位置。

  l掌握赛场内各种办公室的位置和用途、公共设施的内容和位置。特别是要掌握医务室、失物招领处、卫生间、灭火器、公用电话等的所在位置和急救人员的分配情况,以便随时引路。

  l掌握组委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主要任职人员的名字、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号码。

  l熟练区分不同类别证件和准入区域。

  l掌握以赛场为中心的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等附带设施。

  l掌握亚足联、中国足协、20__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组委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个机构的职能、与赛区组委会的关系和作用。

  l熟知各个领域内的业务分类,在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对自己的作用、何时、何地,应该做什么要有明确的认识。

  2、安全原则

  l违反如下赛场秩序时发出警告,制止后立即与最近的警察和安全人员联系:

  &Oslash带入违禁物品

  &Oslash持带假造入场券或证件者

  &Oslash饮酒闹事

  &Oslash向运动场内投掷物品和离开指定座位观看比赛

  &Oslash在禁止出入区域入场

  &Oslash贩卖,乞讨等以盈利为目的的销售

  &Oslash其他影响赛场秩序的行为

  l对携带违禁物品入场者,应引导其人丢弃此类物品或帮助保管在保险箱里,等比赛结束后指引领取。违禁物品内容如下:

  &Oslash可以当作凶器的物品(枪、刀、旗杆、剪刀、铁管、棒、锤子、钻孔机、摄像机的三脚架等)

  &Oslash可以投掷的物品(瓶子、罐子、瓶、石头、旅行包等物品)

  &Oslash惊吓观众以致引发事故的物品(火药类、爆竹、氢气球、导火线、液化气、口哨、毒物、药物、油类、照明炭等)

  &Oslash酒类(纸装、塑料瓶、玻璃瓶、罐装等)

  &Oslash对观看比赛有碍的宠物(残疾人的引路犬除外)

  &Oslash可刺激观众、选手的物品(表现政治、思想、宗教主义、主张、观念的显示牌、站牌、旗帜、字幅、印刷品等)

  &Oslash其他有可能影响赛场秩序的物品

  3、值勤守则

  l上、下班

  Ø上班时)熟知自己的执勤日程、时间、位置、作用,提前上班并准备确认该天的事情

  Ø下班时)事后检查自己该天所做的事情并从本部负责人处确认下一天的计划

  l值勤时

  &Oslash活动期间需穿着指定服装,佩带证件

  &Oslash忠实地履行并遵守各项守则

  &Oslash积极履行本部负责人或领导者赋予的任务

  &Oslash执行完任务后在指定场所或可联系的场所等待下一道指示

  &Oslash发生个人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可行措施

  &Oslash维持周边环境的整洁,节约物资、备用品

  &Oslash对因工作需要而了解的事情或别人的个人近况 保密

  &Oslash自己的地址、电话等发生变动时应立即通知所属部门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2篇

  志愿服务是由voluntary或volunteering翻译而来,含有“志愿主动”的意思。最初是由拉丁语“voluntas”衍变成为英语中的“volunteer”。

  志愿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新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人生的真谛,是在人间传播爱的使者;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用个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正因为如此更加显出其重要性。

  2、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要素

  l 自发性

  自发主动地参加,这是志愿者的根本精神,也是其工作的动力来源。

  l 社会性

  志愿服务工作不是为了满足自身或者是个别团体的利益,而是为别人和整个民族共同的利益。

  l 无偿性

  在服务活动中并没有直接的收入和报酬。

  l 持续性

  不是一次的服务工作。

  3、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相互联系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无偿服务,与服务对象之间是“给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志愿服务活动不是单一或暂时性的活动,而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工”与“合作”的工作。

  志愿者需要清楚地认识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相互联系,一般来说相互关系如下:

  a、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

  l 对别人保持尊重

  l 怀有包容、理解和感谢的心态

  l 正确地认识服务对象的言语和行动

  l 正确理解服务对象想表达的意思

  b、志愿者和志愿者团体及组委会的关系

  l 了解自己所属部门的活动

  l 在组委会要求的范围内活动

  l 理解并体谅组委会工作人员的困难

  l 时刻遵守志愿者准则

  c、志愿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l 互相联系并互相勉励

  l 如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向其他志愿者寻求帮助

  l 在服务活动前,向有经验者学习有关工作注意事项

  l 在活动结束后,互相对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4、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

  志愿者是各种国际性比赛中重要的后备军,是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同时,大规模的国家活动,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就是当今世界每当举办大规模活动时都把志愿者的参与作为一个惯例的理由。

  通过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志愿者活动,人们将对志愿者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年轻人会不断地受到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志愿者活动与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成功是有直接联系的。

  5、志愿者的作用

  在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中,志愿者将发挥“亚洲杯的形象”,“场外的国家代表”,“民间外交官”等各种各样的作用。

  本次比赛参赛队由传统的12支增加至16支,还将有一定数量的亚足联官员、特邀嘉宾、赞助商及新闻记者观摩报道本次比赛,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境外球迷前来观看比赛。所有来宾在比赛期间在各地见得最多、接触最频繁的就是志愿者。

  亚足联代表团、新闻记者团等人员在机场、饭店及赛场等地区将得到志愿者的帮助;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众多观光客在旅游、城市观光、各种文化活动中都将得到志愿者的引导和服务;在比赛场地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根据历届大规模国际活动的经验,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能使人们对比赛和举办国留下美好的印象。

  志愿者将根据其活动领域的不同,在指定场所完成交办的任务。同时志愿者根据分工会有不同的工作和任务。虽然有时候工作会非常琐碎,但是将每一个小的工作合在一起便能够体现出志愿者的作用;也正是将每人的工作合在一起,才能够体现“亚洲杯的形象”,“场外的国家代表”,“民间外交官”等各种各样的作用。

  6、志愿者决心书

  xx年亚洲杯赛事将会持续17天,比赛场所也分布在全国4个城市,将会有16个国家或地区的16支球队参加比赛。因此对志愿者就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此,为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成功举行,我们制定了志愿者决心书。

  志愿者服务词

  我们清醒认识到在中国举办xx年亚洲杯足球赛的实际与现实意义,为把本次亚洲杯举办成严重足坛的一届亚洲杯,成为最成功、典范性的赛事,我们决心发扬中国人的光荣传统,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在每一个需要我的岗位,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热情服务、坦诚奉献,倡导文明新风,传播和平友谊,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亚洲杯圆满成功贡献力量、创造辉煌,我们决心身先士卒,做到以下几点:

  l 为成功举办赛事,我们将相互合作与理解,本着亲切的姿态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

  l 我们倡导在严格的秩序之下平安地享受先进的体育文化理念;

  l 为了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崭新精神面貌,我们将在一切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志愿者服务词

  二、志愿服务方针与教育

  xx年中国亚洲杯足球赛的志愿者经选拔后,经过培训将在xx年7月-8月间活动。

  赛前需要准备的媒体、制证等工作将从xx年6月开始活动,观众引导、检票等业务在比赛日当天或必要时执行。

  为正确执行任务,赛前的教育培训相当重要。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志愿服务的教育内容和运营方针。

  1、教育和培训计划

  为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工作达到“国际化、专业化、职能化”的标准,确保为亚洲杯提供一流的志愿服务,亚洲杯组委会决定,依托四个赛区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全面开展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整个培训将分为骨干培训、普及培训、专业培训、强化培训等四个阶段进行,从3月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为期3个月。通过骨干培训、专业培训、强化模拟演练等手段使志愿者掌握服务知识和技能。

  在骨干培训阶段,各赛区选拔志愿者骨干到北京参加中国组委会统一组织的“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共进行了“志愿者基本知识、语言会话能力、礼仪知识、体育知识、环保知识、旅游知识”等6次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对参与骨干培训的志愿者进行集中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组委会颁发志愿者资格证书。

  在普及培训阶段,由各赛区以《志愿者培训手册》为基础,对本赛区的志愿者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者由组委会颁发志愿者资格证书。

  在专业培训阶段,各赛区将根据组委会各部门的工作需要,对已取得志愿者资格证书的志愿者进行分工,由组委会各部门根据工作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专业培训。

  l 主管部门:xx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组委会和各赛区组委会

  l 教育课程:素质教育,各部门培训

  l 教育方法:远程教育、集体培训、分散学习、现场演练

  l 教育次数和时间:

  o 集体培训:由组委会统一进行

  o 分散学习:由各赛区组委会自行完成

  o 现场教育:开赛前通过热身赛等比赛或活动现场模拟演练

  l 相关网站:

  2、教育内容

  l 以本手册内容为核心的知识及素质教育

  l 各部门根据需要对各自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培训教材由组委会各部门编写

  l 对志愿者的教育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3篇

  首都体育学院志愿者赛事志愿者1 前言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院校中唯一的一所体育院校,它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大学生,她曾多次派出学生参与赛事志愿者行动,同时,参与此行动的学生有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的历史。前瞻2008奥运会,作为首体院大学生既面临机遇也是迎接挑战,要实现“奉献自我,服务奥运”最可行的方式无疑是做一名全心全意为奥运服务的志愿者。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短短16天由来自世界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欢聚一堂举办盛会,要求志愿者要在很短时间内能够体验世界多元文化,这对其无疑赋予了很高的挑战性,对其形成全球视野、跨文化视角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本院大学生如若能争取参与如此庞大的工作系统,那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会将得到一次精神与人格的升华,也是检验他们专业知识、能力的大好时机,这将是首体院的学生们所要履行的新使命,对于营造学院文化氛围,奉献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赛事志愿者可行性、必要性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中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发展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赛事志愿者的可行性分析

  3.1.1 政府方面的支持与社会的认同

  首都体育学院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体育院校,北京市政府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1990的亚运会到如今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网球公开赛,无论是从物力、财力方面都倾注了极大的支持,这为赛事志愿者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这项工作利国、利民、利校、利已,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同。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的兴旺发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体育是志愿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致力于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政府,必然会大力支持、倡导、发展这一事业,这与我们问卷中调查的结果(图1)是相符的。

  社会方面也会积极应答,鼎立相助,提供给志愿者必要的条件,创造好的服务环境。试想,有哪一个被志愿者热情服务的对象会对志愿者以无礼呢?就近期首都体育学院体育志愿者服务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部分传统赛事为例,该街道为志愿者的服务就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使活动取得了双赢的效应。图2是调查对象对社会的应答所做的反映。

  3.1.2雄厚的场馆实力为赛事志愿者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首体院场馆的硬件设施在同类院校是首屈一指的,如此的设施为频繁赛事的引来创造了良好的态势,也为赛事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提供了充分条件。

  场馆的布局、结构、材料、灯光、音响等影响赛事的因素都是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符合场馆评估的条件,确保赛事的开展与有效。频繁的赛事锻炼了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们,这也是与学院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在问卷(由于本院场馆的优势,能引来频繁赛事)中,调查对象也对场馆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评判见图3。

  3.1.3 学生具有以往赛事的经验

  由于首体院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大学生,这是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体育人力资源(见图4),故政府根据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控或有选择性的将一些赛事放在首都体育学院,或是抽调一批学生参与院外赛事。一贯以来,首都体育学院的大学生们对志愿者活动的响应都非常积极、涌跃,这是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我们看看近

  一、二年来学生参与赛事的志愿者情况,见表1,细节见表2。

  志愿者在以上的工作中得到了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尤其是2005年5月的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有17名学生志愿者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为首都体育学院赢得了荣誉,同时,志愿者出色的表现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竞报及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跟踪报道,为提升首都体育学院的形象乃至北京的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1.4 北京2008的展望

  随着媒体“世界给北京一个机会,北京将给世界一个惊喜”,“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些字眼、声音的频繁出现,大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拭目以待,据有关人士粗略统计,2008年奥运会将需要10万名核心志愿者。能够成为08的志愿者,缩短奥运会与大众的距离,为世界级选手服务是很荣耀的事,这对每一个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来说将是自己一生中精彩的一页、亮丽的一幕。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愿意为之奉献,见图5、图6。

  3.2发展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赛事志愿者的必要性

  3.2.1 营造适宜的社会氛围

  志愿者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民众有强烈的示范作用,从而可以启发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这就会改善社会风气,大有必要,见图7。

  3.2.2丰富人生阅历

  志愿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行为,扩展着志愿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国际性大型赛事对于大多数志愿者来说是“一生只有1―2次的机会”,因此,在志愿者眼里,赛事的经历是一个参与者丰富人生阅历的极有价值的实践过程(见图8)。志愿者通过广泛参与赛事的各种活动,除了发挥自己一技之长、为他人提供服务外,自己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拓宽了思路。

  3.2.3 拓展社会交往

  志愿者服务对志愿者拓展社会交往范围也有一定帮助。一个赛事的筹备与举办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志愿者不单纯是由大学生组成,还有来自于其它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成员,这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与相互交流的机会见(图9),这可扩大其生活空间,拓展其社会交往范围。,悉尼奥运会志愿者Alexandra Bohrt曾说过:“我与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不同年龄的志愿者成为朋友,我们结下的深厚友谊将会永存,这是奥运会最宝贵的馈赠之一。”

  3.2.4 需一定的激励

  激励对于志愿群体而言尤为重要,首先,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是义务行为,其责任属非硬性约束,而在更大程序上属于软约束,其提供志愿服务的质量强度,效率和自觉性完全取决于志愿者的价值判断。其次,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在于志愿者自身,他们有义务提供志愿服务,当然也有权力拒绝。大学生属消费者,参与赛事还能有适当的回报,他们自然是乐意接受的见(图10)。

  3.2.5对志愿者知识的缺乏

  出乎预料的是调查对象对问题(一个没有志愿者参与的大型体育赛事,其组织与管理只能是低水平的)的回答,不太同意的结果占了绝大的比例(见图11),这说明学生在志愿者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知识,这势必给出一个警示,大有必要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志愿者教育、灌输其关于志愿者的若干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赛事志愿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参与志愿者服务有助于塑造心灵、陶冶情操、升华人格。

  4.1.2 通过志愿者服务能使学生明确体育事业对振兴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立志于体育事业。

  4.1.3 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事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根据首都体育学院的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志愿都成功经验,在本院发展赛事志愿者是可行而又必要的。

  4.1.4 从调查中发现虽然有14%的学生(国内城市为10%,发达国家为20%~30%)有过志愿者经验,但大多数学生对志愿者的了解都停留于浅表层面,更深入的认识还有待今后的学习、实践。同时,调查走访中发现首体院至今尚未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组织体系,院团委只有在接到任务时,才会统一组织学生参与大型活动的志愿者系列工作(如前述的几项赛事),服务后,相关的材料保存也不尽系统。

  4.2 建议

  4.2.1 目前,首都体育学院正在重新定位院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实施,这个时机可以取经国外大学的做法(如日本大学):

  (1)开设有关志愿者知识的学科课程,将其定义为任意选修课,并授予学分。

  (2)开展正式课程以外的志愿活动,变被动为主动。

  (3)吸取纽约大学(著名的私立大学)的经验,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将志愿者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学生一年至少要有600个小时(约75个工作日,8小时/日)的社会服务记录才允许学生毕业。开设关于志愿者活动课程,起到有导向、有约束的引导学生更多的了解志愿者知识。

  4.2.2 建议以院团委为核心建立赛事志愿者的完整组织体系,定规章、定制度、定短、中、长期计划,改良过去那种停留在临时性、运动式、政府号召层面的志愿服务。

  4.2.3 建议学院积极开展志愿者资源开发研究,重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动员、组织、指导,为志愿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再逐步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站、服务队、形成一套完善的志愿者工作网络,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域,逐渐形成志愿者的注册、选拔、信息管理和考核表彰等一系列制度,形成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良性循环的运转体系,乃至成为所在城市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发展典范与认证机构。

  4.2.4 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第一,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不仅要注重基础文化知识与工作技能的培养,还要顾及一些基本礼仪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志愿者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志愿者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显得越来越重要,如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从外部寻找机会的能力、与外部合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比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建立体育志愿者人才库,以备大型赛事的调用及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迎接2008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

  4.2.5 首体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系赛事项目合作伙伴,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有步骤地组织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赴澳学习、交流、培训,借鉴悉尼2000年奥运会志愿者组织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大力发展首都体育学院赛事志愿者工作。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参考文献:

  [1]陈琳译.2010的大众体育白皮书[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1,(2) .

  [2]严华.中国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成立[N].人民日报.

  [3]商文成.志愿精神:在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1.

  [4]丛宁丽.析日本体育志愿者的培养体系及实施现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5]杨恕,续建宜.美国志愿者运动述评.国际论坛,2002,1.

  [6]陈颖川,吉建秋,朱继华等.高校社团志愿者参与残疾人体育服务的组织与建构.体育科技,2004,(1).

  [7]胡鞍钢,等.社会与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

  [8 李学江.志愿者之歌.人民日报,2001-8-23.

  [9] 薛惠尹.呼唤更多志愿者.科学时报,2001-7-26.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体育志愿者;场校对接;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4590(2011)06―0033―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次数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作为新时代的体育产业,志愿者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自身的特殊情况,使之成为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一个显著特征。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我国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下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同世界大部分其它国家一样,我国把体育志愿者划分为“社区体育志愿者”和“运动会体育志愿者”两大类别。一类是社区体育志愿者,指利用日常生活时间定期地为社区体育社团、体育少年团、棒球队等进行体育指导服务以及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提供帮助的志愿者。另一类是运动会体育志愿者,指利用自己的时间不定期地为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运动会和地区运动会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他们又分为“非专业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本文研究的“体育志愿者”,是指在举办运动会的期间向大会提供自己的时间和技术,为大会服务的志愿者。

  随着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体育志愿者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从1990年北京亚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短短20年,从人员数目、组织规模与产生效应等方面都呈现出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我们逐渐形成一定的志愿者培养、组织与管理模式,其中体现了我国政府体制形成的优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组织化的表现,引起人们一些抵触情绪。志愿服务既然为志愿行为,组织化和行政化是否是一种扭曲和异化?针对这些不足,希望对我国现行的志愿者培养模式的弊端进行矫正,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培养运行模式。

  1 我国现行体育志愿者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洗礼,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以政府为主导的双轨来源输入,少量来自社会,大量使用高校,形成依托高校,以大学生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体力量,把志愿者的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采用“场校对接”的志愿者培训管理模式,以竞赛场馆为中心,学校参与共同对志愿者进行管理。

  但是,在实施这一模式的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进步,我国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上,并不只是以完成好志愿者服务为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逐步形成我国的志愿者队伍建设,长期营造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氛围。因此,应该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具体情况,修正志愿者培养管理模式中一些不足,不断完善并继续将志愿者培养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1.2 现行培养模式行为分析

  1.2.1 宣传与招募

  志愿者组织,由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协调,以场馆为中心,启动对接院校与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者共同建立志愿者招募机构,协同管理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一切事物。招募志愿者的第一个环节是宣传动员。宣传动员是吸引人们参加志愿活动的一个动力所在。宣传工作的具体实施是运用新闻媒体宣传、举办相关奥运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与贴画等手段,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人支持体育赛事,愿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宣传具有广泛性,招募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选拔、安置、确定志愿者岗位。“场校对接”模式以“区域相近,专业职能相近”为原则,在选择对接高校时,主要考虑的是区域布局和专业两方面内容。进行志愿者的输送和管理,并将专业对口的高校作为志愿者输送资源,使高校与竞赛场馆连接起来。

  1.2.2 培训教育与使用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培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作为第一个阶段的通用培训,其内容包括大型体育赛事的基本知识、赛事概况、主办国家及城市历史及文化生活、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及急救技能等。培训工作完全是由高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师来承担,并且将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理论课的形式展开。专业培训由招募机构组织实施,竞赛组委会各部门将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师资队伍,根据志愿者服务内容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专业授课,每个志愿者将接受外事工作常识、媒体宣传与沟通技巧、应急处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等知识。2007年4月,北京体育大学对四百多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977名高校体育教师获得骨干培训师资格证书,根据学校状况和培训的基本要求,承担高校的奥运志愿培训工作。岗位培训将由组委会竞赛人员组织实施,志愿者将在组委会的统一安排下熟悉岗位职责和服务区域,志愿者将进入场馆进行赛前演练,届时,志愿者工作也将进入场馆化运行阶段。

  赛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对志愿者的使用,原则是依据志愿者的知识和专业特点,以及比赛的实际需要来实施。具体而言,大部分的志愿者是根据专业特长和事先设立的岗位需求进行分配任务,把某些比较集中的任务分配给来自一个高校的志愿者,使志愿者与各个设立岗位对接,让学校参与志愿者的管理。同时,在志愿者使用过程中,是以在校时的团队组织进行展开,由高校团委下达至学生会、班级来传达赛事组织者的相关信息,并传递到每一名志愿者。

  1.2.3 绩效评估与激励

  体育志愿者绩效评估来自多个方面。对组织而言,就是对体育志愿者在完成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情况的评价;对员工个人而言,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大型体育赛事是在志愿者完成服务任务后进行绩效评估:包括赛事工作人员对志愿者的主观评价,和对志愿者工作“小时数”的客观评价两个方面。但一般而言,社会或大型体育赛事组委会对于志愿者绩效应当制定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对志愿者在服务时数、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有一套量化标准,以便于绩效评估时的实际操作。另外,志愿者绩效评估的核心,应是肯定志愿者的贡献,奖励志愿者的职能行为,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总结,但责任主要由上级组织机构承担。

  对志愿者的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应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其主要内容有:除了给志愿者发放赛事纪念章、纪念品等方式,最直接的就是将志愿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估与在校表现挂钩,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同时,由各个对接高校制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评优表彰、学期鉴定、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

  1.2.4 风险控制与保障

  组委会方面,人员多少的测算与实际到岗人数差异,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是否达到要求,以及招募专业志愿者的数量不足等风险,“场校对接”模式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并且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规避与转移,因此,也使得这些风险在控制上更加容易。而志愿者在履行职能期间,在其工作和生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人身与财产等风险,是可以提前提出对策控制的。因此,这就需要在赛事组织过程,志愿服务活动中,对志愿者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合法权益给予解决和保护,即保障。

  其实,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各地一直呼吁政府为志愿者立法。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志愿者协会就曾经向市人大提交有关为志愿者立法的议案。除此之外,山东省、上海市、深圳市的相关部门也都曾出台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相对于越来越复杂的志愿者活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对于这些无偿的公民服务,国家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志愿者建立相关的全国性、普适性的法律体系以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美国就有着完善的志愿者保障体系。美国政府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实施环境,出台了多项相关法规,如《国内志愿服务法》、《全国暨社区服务法》、《国家与社区服务信托法》等。这些法规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安全、规范、良好的环境。

  事实上,志愿者在职能执行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志愿者在正式进入工作之前,都会与赛事组委会签订一份合同性质的协议书,上面对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一些行为、义务与职责都明确做出了规定。同时,组委会也会采取给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

  1.3 现行培养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3.1 优点

  1.3.1.1 有利于选拔招募

  由于志愿者需求数量较多,层层选拔招募工作是巨大的,从笔试到面试的操作难度可见一斑,而社会阶层招收志愿者,涉及面广,层层选拔招募方式工作量大,招募成本高,并且所招募的志愿者候选梯队可能在素质和能力上不一定理想。而实行高校为主体的招募方式,由于学校对于申请志愿者工作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方面较为理想且较为整齐,使招募人员的质量较为容易控制,加上招募的面较宽,招募成本较低,因此,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上采用场馆与高校对接方式成为必然选择。

  1.3.1.2 便于组织培训与管理

  志愿者培训内容与学校教育结合,合理利用高校教师资源组织培训工作,即先由学校体育专业老师、理论老师进行通用培训,再将志愿者分配到场馆进行专业培训与岗位培训。此外,将志愿者招募工作集中于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利于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范,统一调动和调配,便于开展服务工作。与此同时,高校承担了志愿者管理的一部分工作,由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调配,有利于推动赛事的各项工作。如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同时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这样不仅便于组织,而且还可以节省经费,并避免可能给交通、住宿等带来的不便。

  1.3.1.3 有利于激励志愿者服务

  赛事组委会对志愿者进行绩效评估的同时,各高校也参与制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评优表彰、推优入党、学期鉴定、就业指导、免试推研的重要参考指标。将志愿者的服务表现与在校学习、生活挂钩,可以更好地激励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1.3.1.4 有利于高校体育与教育发展

  大型体育赛事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宣传与教育、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最好的平台。志愿者走进大型体育赛事,通过参与服务比赛,“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理解体育比赛精神,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做法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社会服务活动中来,推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如在北京奥运会中,北京高校就开展多种奥运志愿者教育活动,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参与的活动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志愿精神和检验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深化了学校教育改革,拓宽了教育方式。

  1.3.1 缺点

  1.3.1.1 来源资本薄弱性

  志愿者的来源较为单一,即资本的输入较为薄弱,志愿者的来源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且仅局限在与场馆对接的高校,来源资本薄弱。根据志愿者分类分为通用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而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专业志愿工作基本都是由当地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承担,志愿者来源单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1.3.1.2 资本输出单一性

  志愿者经过选拔招募与培训之后即可输出,即分配到各自岗位,作为通用志愿者的去向,一般根据所学专业对接相关业务口。而当没有业务口与涉及专业对接时,没有考虑到志愿者的意向,而是随机分配至各个岗位,一定程度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挫伤志愿者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志愿者的流失。例如,亚特兰大奥运会中约10%、悉尼奥运会中约4%的志愿者由于各种原因而退出。这些志愿者大都并非从正式的志愿者组织而来的,他们的退出没有组织约束和各种相应的惩罚措施,完全出于自身的主观意愿。针对这种状况体育志愿者组织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及其反馈,依据体育志愿者的供求关系定出科学的招聘和培养规划,才能有的放矢,既能提高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地避免体育志愿者的流失。同时,由于志愿者专业化水平不是很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

  1.3.1.3 志愿服务短暂性

  参与了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在离开学校后,很多人不再会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活动;而有多次机会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在岗位分配时并没有分配在以前从事过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每一次大型体育赛事招募的志愿者对象都是不同的,必须对志愿者从头进行培训。然而日本就采用多种渠道培养与临时培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并建立体育志愿者人才库。在日本许多县、镇政府里都建立了体育志愿者人才数据库,以备大型体育运动会调用及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

  1.3.1.4 主办城市局限性

  志愿者来源于主办城市附近的不同高校,限制了志愿者的来源,一些参与积极性较高的志愿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参与其中。经历了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们总是想把志愿精神发扬光大,但由于主办城市的局限性,使得志愿精神的传播范围有限,也显得势单力薄。

  2 建立持续服务、多元型、个性化志愿者培养模式

  2.1 在志愿服务观念上,注重培养持续志愿服务意识

  志愿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志愿服务行为,作为一种公益性活动、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并不应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行为,而应作为一种长期活动。这就需要志愿组织的正确引导,通过志愿服务的经历,为将来持续从事志愿活动打下基础,继续发扬志愿精神。

  因此,我们在志愿者的宣传招募活动中,主动宣传志愿者品牌,在培训活动中寻求志愿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素质培训,注重志愿者的个人发展,考虑到志愿者的未来价值,以培育志愿者持续服务意识。

  2.2 在组织招募工作上,多元化、国际化丰富资源

  大型体育赛事具有较强广泛性的活动,体育精神的高层境界就是重在参与,而这种参与不仅体现在竞赛上。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它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人。因此,志愿者的来源绝不只是某一种途径,而应该多元化、国际化。例如: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主办方在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同时广泛吸纳哈尔滨市民、全国各地各民族群众、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等各界人士及志愿服务集体参加招募,充实大冬会志愿者队伍。

  具体来说,专业志愿者最适当的人选不足。在我们的大型体育赛事中,专业志愿者大多是由体育院校学生为主,而从事本专业的人群没有强烈的志愿服务意识,从而,志愿服务的专业程度就差了一些。因此,我们应从宣传人手,发动起有效的人力资源。

  作为我们的志愿服务,虽然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人从来就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但是,作为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更不应忽视志愿者国际化的益处,也应将国际志愿者吸收进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以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2.3 在志愿者培养管理上,个性化输出、人性化管理

  在志愿者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志愿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继而寻求志愿者多元化、个性化的素质培训;使每一位志愿者能够在服务中提供专业化、优良的服务的同时,注重志愿者的个人发展,考虑到志愿者的未来价值,以培育志愿者持续服务意识。

  人性化管理,表现为不同志愿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项目,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上,作为管理者应人性化服务。不仅要使志愿者服务的客户群满意、工作人员满意,更应强调的是让志愿者自己对志愿服务满意。例如,组委会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开辟志愿者在线培训的专栏,在接受了线上培训后,报名者还可接受线上考核。除此之外,根据志愿者培训结果和各自需求进行岗位对接。以及通过志愿者的反馈意见,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工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赛事志愿者组织工作。

  2.4 在对志愿者奖励上。制定有效激励、鞭策机制

  志愿者的激励策略,对于宣传志愿精神、招募足够数量的志愿者以及保持他们在整个赛事期间的工作热情非常重要。这需要在赛事活动的一开始就制定出一套较为系统的激励措施并对外公布,让志愿者从开始就感受到自己的志愿服务行为的价值所在。而激励手段各有不同,例如,广州亚运会在志愿者激励方面采取了一项别有意义的方式,志愿者在亚运会服务期间的时间将被量化,广州亚运会结束后,赛事组委会除了为他们颁发统一的志愿者证书外,在志愿者证书上还增加了“工作时长”项目。就像义务献血者拥有献血证一样,激励志愿者的荣誉感。例如美国对志愿者的奖励制度就非常发达。为了鼓励和表彰杰出的志愿者和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的培养,美国特别设立了国家“志愿者总统奖”,该奖分为四种:(1)对14岁及以下每年完成50个小时志愿服务或以上;(2)15岁及以上每年完成100个小时或以上的志愿服务;(3)家庭或团体每年完成200个小时或以上的志愿服务;(4)一生中贡献志愿服务超过4000个小时。同样,也要根据不同志愿人群分别制定有效的政府奖励机制,通过政府奖励的力量来吸引社会的更多关注。例如,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各类考录的参照标准,在应聘就业时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等。

  2.5 政府应重视对志愿服务社会机构的建设,设立相关机构。健全政策法规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5篇

  惠阳区近200名志愿者为在惠阳赛区的省运会两个项目提供了15天的志愿服务,全体志愿者秉承以“我热诚,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的志愿服务理念,严格规范志愿者行为,出色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任务。志愿者由三部分人员组成:惠阳理工学校和惠阳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学生老师以及社会个人志愿者。其中社会志愿者包括: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联合会成员及学校教师、学生等。为保证省运会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到位,省运会组委会(惠阳赛区)志愿者工作部严格选拔标准,认真组织培训。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结束招募确定报名名单后,于5月21日在惠阳青少年宫组织了通用培训。参加人员包括惠阳各乡镇单位的干部及大学生村官、两间职业学校报名参加的学生及老师,还有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一共314名报名参加人员。培训内容有四个方面:一、广东宝晟律师事务所江迪彪律师讲志愿者维权;二、惠州市公安局王东鹏教官讲宗教知识;三、惠州市志愿者王振钊讲省运知识及惠州城市魅力;四、惠州特殊学校老师北京残奥会志愿者熊瑶老师讲通用礼仪及应急知识。培训之前,部分志愿者对此次任务了解不深,误以为可以在省运会的志愿服务中按照自己意愿选择岗位。通过培训,纠正了这部分志愿者的错误认识,并让志愿者学习到如何在省运会期间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达到省运会志愿服务要求的志愿者。

  在进行了第一次通用培训,志愿者们对省运会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为进一步保证省运会期间志愿者们能胜任不同岗位的服务任务,我们要求志愿者能通过基本体能测试。6月5日,我们组织省运会志愿者进行阿公顶体能培训。活动时间从下午14:00到17:30,爬山途中穿插应急知识训练,测试各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及应急能力。当天也是世界环保日,志愿者们一边爬阿公顶,一边清理沿途垃圾。通过这两次培训,目的是让志愿者们认识到省运会志愿者不仅要对省运会志愿服务有正确的认识,还必需保证在省运会期间有强健的体魄来完成此次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培训可以锻炼各分组长的领导能力及培养各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6篇

  关 键 词:体育管理;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67-04

  An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volunteer services for sports games in China

  HUANG Sang-bo1,LI Jian-guo2,LU Zhi-che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2. Department of Sports Sociology,Shanghai Sport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did a field study in such factors as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timulation and assurance of volunteer services for 3 different scales of sports games, sorted volunteer services for sports games in China into 3 type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rientations and assurance of these 3 types of volunteer servic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types of volunteer services for sports games are the ideal extraction of working modes of volunteer services for different scale scales of sports games, and that in practice suitable types of game service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 “government guided” services should be reduced, “jointly managed” services should be encouraged, “society guided” services should be developed.

  Key words:sport management;sports event;volunteer service;China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政府支持-高校团委管理-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模式,为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在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和激励保障等环节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有着相应的运作方式,如果用同一种方式(如北京奥运模式)指导不同类型的赛事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上显然是缺少针对性的。因此,对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类型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为进一步探索大、中、小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等不同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实践的有效途径,选取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2010年厦门大学运动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类赛事调研后的数据分析得出:“参与促进”、“组织治理”、“资本培育”、“权益保障”等因素是赛事志愿服务的4个要素,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是赛事志愿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赛事4大要素与赛事推动力的组合构成了赛事志愿服务的3种类型:政府主导型、共管型和社会主导型。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开展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对赛事志愿服务的驱动要素产生了强效应作用,赛事志愿服务类型体现为政府主导型;中等规模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存在合作或委托关系,两者对于驱动要素的效应处于动态平衡,赛事志愿服务类型体现为共管型;小型赛事志愿服务以社会力量为主导,对于驱动要素只是产生弱效应,赛事志愿服务类型体现为社会主导型。

  1 政府主导型志愿服务

  1.1 志愿服务的特征

  政府主导型是指以大型体育赛事为代表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其特征是参赛国家(地区)多、赛事规模大、志愿者需求多、服务周期长、经费投入多,赛事志愿服务工作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宏观层面上,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是由大型赛事志愿部门做好总体策划,与地方政府和高校形成“伙伴合作”关系;从中观层面上看,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委托高校团委执行;从微观层面看,高校团委的具体事务交由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来分配和实施。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 后赛会时期 高校志愿者 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次承办国际大型赛事、会议,我国组织志愿者参与大型活动服务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中的重要内容。2013年、2014年南京市分别承办了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和第二届夏季奥林匹克青年运动会,在宁高校学生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要来源,分别动员1.3万名和2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赛会的筹办与服务,涉及竞赛场馆服务、奥委会官员助理、语言服务、礼仪服务等方方面面。“奥林匹克运动事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没有志愿者,要想组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是不可能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对奥运会志愿者给予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志愿者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高校大学生参与国际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也成为他们人生中重要而难忘的一段经历,他们是一个光荣的群体,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志愿者们经过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洗礼,必然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特点

  大型赛会主要指洲际、国际性大型专项或综合体育竞赛或会议。志愿者作为赛会组织委员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志愿者招募、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相较于日常青年志愿服务,因其专业性、重要性、规模庞大性的特征,使得配合其运作的志愿服务工作有相对应的特点。

  (一)组织规范,团队化运作优势强。

  以亚青会、青奥会为例,为保证最高效的志愿者管理,采用“馆校对接”模式开展志愿者岗位管理,即一所高校承担一个竞赛场馆或服务职能的全部志愿者工作。志愿者招募方案、培训内容、考核指标、激励政策均有统一的框架要求。各高校团委直接向组委会志愿者部负责,从高校团委借调专人担任场馆志愿者之家主任,全程负责志愿者团队管理,加场馆对志愿者的管理效力。

  由于“馆校对接”模式决定了比赛场馆志愿者管理的团队化特点,一所高校的全部志愿者与场馆内竞赛服务团队、观众服务团队、后勤保障团队等职能工作人员相对应地组成了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内又根据各自服务的职能岗位划分为各个岗位小队。因而能够充分体现团队工作有组织、有纪律、有效率的特点,更发挥既团结一致求奋进,又你追我赶有竞争的良好工作状态。同时,团队管理按照树型结构搭建,围绕志愿者经理、志愿者之家主任两个核心,分别侧重外部沟通和内部建设,分工合理、责任明晰。

  (二)培训体系完整,素质提升效果显著。

  培训工作是志愿者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志愿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打造高素质志愿者队伍的决定因素。国际体育赛会的志愿者需要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方能满足组委会对志愿者的各项要求。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在国际大型赛会志愿者培训方面已经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

  大型赛会志愿者培训以志愿者礼仪、技能培训、岗位实训组成培训体系,由专家指导授课,培训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其中封闭式集中培训时间1个月,确保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培训以竞赛服务为重点,使志愿者掌握所服务岗位相应的工作内容,成为合格的“技术助手”;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塑造志愿者友好、有礼、得力的气质形象,成为靓丽的“赛场名片”。

  志愿者通过参与培训,不仅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方面得到了指导,还在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国际交流、国情世情、世界文化、自我安全防护等方面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提升。志愿者一致认为,丰富的培训内容使他们受益匪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激励保障到位,凝聚力强士气足。

  高校志愿者的激励侧重强调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在激励方式上更强调精神激励[1]。国际大型体育赛会的志愿者激励方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除了优秀志愿者评选和奖励外,特色鲜明的志愿者激励物资是其区别于其他志愿服务项目的最大优势。激励物资主要由根据大赛标志、吉祥物、志愿者吉祥物等主题专门设计制作的志愿者服装配饰、文具用品、徽章卡片等,由组委会统一配发或由各场馆志愿者团队自行设计制作。激励物资的发放方式一般有时间累积型、目标达成型、项目突破型、先进奖励型集中模式,分别对应鼓励志愿者坚持完成一个阶段的培训或服务、实现某个阶段性目标、攻克某个工作难点及在服务过程中表现优异等情境。有计划、有规划地发放激励物资能够调节志愿者团队的工作节奏和氛围,提振志愿者士气和战斗力,以更好地完成服务任务。

  同时,全方位的志愿者保障为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一方面确保志愿者服务安全,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保证志愿者饮食、住宿、交通有保障、得便利,使志愿者能够充分感受到组委会和学校的关怀,能全力以赴地投入赛会服务之中。

  二、后赛会时期青年志愿服务管理的情况分析

  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会为主办城市留下内含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中志愿服务遗产更是意义重大,对当地社会精神风貌有明显积极的影响。志愿服务遗产的内容包含成熟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模式、优秀的骨干志愿者、丰富的志愿服务文化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不因赛会的结束而消失,相反会长期存在,感染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使相关管理工作产生新的特点。

  (一)志愿服务观念更新。

  长期以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定位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开展义务劳动等浅层面。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缺乏系统认识,“体验式”参与、“一过性”参与现象较为普遍,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认同感。而校内相关部门或社会组织普遍存在将志愿者等同于免费劳动力的潜在观念,随手指派志愿者打杂帮忙的情况屡见不鲜,只注重对志愿者的使用,忽视志愿者的培养。经过大型赛会的培训、洗礼,社会、高校、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观念被快速刷新。

  首先,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增加。经过系统化培,大学生意识到要做好志愿服务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要成为一名合格志愿者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不断参与服务的学习和适应,才能满足志愿服务的要求。同时认同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其次,高校、社会认识到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重视志愿者队伍长期稳定地培养。

  (二)高涨的个人自信与荣誉感。

  国际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经历为志愿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服务经历和参与高规格赛会筹办的宝贵经验,因此参与赛会服务的志愿者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志愿服务团队的认可空前高涨,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达到顶峰。特别是各高校往往会在赛后组织志愿者表彰、志愿服务经验宣讲等活动,一方面将赛会志愿服务文化向校园传播,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赛会志愿者的服务动力和决心。在跟踪调查的志愿者中无论是否继续在志愿者团队工作都表现出了对志愿服务的巨大热情。

  (三)重视志愿者专业化发展。

  志愿者在大型赛会组织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再仅仅是秩序维护、场地管理等体力要求高、技术要求低的辅助岗位,在礼仪、礼宾、语言等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志愿者们也发挥着独当一面的重要作用。在竞赛方面的技术辅助岗位,志愿者们经过严格的培训甚至担任了具有较高技术要求并关系到比赛结果的重要岗位。这些事例让人们了解到志愿者是可以具备较高专业性的,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提高专业技能强的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视专业志愿者的培养是后赛会时期志愿服务的重要特点。

  志愿者专业化的进程代表着社会对志愿者角色定位更加准确,也表明志愿者能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后赛会时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管理对策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指标[2]。大型赛会带给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精神文化遗产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志愿精神的传扬和发展,更离不开志愿服务的亲历者和管理者的付出和努力。结合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经验,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值得实践和探索。

  (一)加强骨干志愿者队伍建设。

  骨干志愿者是志愿者团队的核心,既是志愿者组织管理的金字塔尖又是志愿者精神的旗帜导向。选拔组建一支作风端正、工作能力突出的骨干志愿者队伍能够极大地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效率。骨干志愿者应该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强烈的志愿服务意愿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首先要能够做好一名志愿者才能成长为骨干,有足够的志愿服务经验才能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实践探索,要能够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在团队内树立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良好志愿者品质;出色的表达能力,骨干志愿者在团队管理中往往扮演了服务方案的制订者、培训课程的讲授者、服务过程的监督者的角色,这些角色要求骨干志愿者能够将团队的精神准确地传递给志愿者并确保执行,要及时关注志愿者们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和调整,确保团队精神状态和服务状态;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需要长效性的管理和耐心长久的付出,还需要不断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志愿者的诉求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内容,需要骨干志愿者能够勤奋思考不断发现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并且吸引青年积极参与。

  选拔培养骨干志愿者队伍既要靠志愿者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更要依靠组织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利用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力量,在高校延续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素质能够快速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进程与发展。

  (二)优化志愿者培训体系。

  作为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环节,提供培训是志愿服务组织者应尽的义务,接受培训是志愿者的基本权利[3]。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培训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培训的价值可以从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两个角度思考探索。培训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实践自学为尝试,强化志愿者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以情境展示、团队互动为培训方式,将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互相交流,既活跃了志愿者培训的氛围又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培训内容上,以志愿者岗位职能介绍为基础,以志愿者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改变以事务性培训为唯一目标的枯燥、单调的培训,改变志愿者作为“劳动力”的潜在定位,真正通过志愿服务培训全方位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培训不仅关注志愿服务这一事,更关注志愿者成长这一生。

  同时以志愿者培训为起点,重视志愿服务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重视志愿服务实践教育,还要加强志愿服务理论教育,在高校开展系统化、正规化的志愿服务教学,使志愿服务教与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知与行结合[4]。

  (三)提升志愿者激励水平。

  大型赛会志愿者的激励方式以其丰富的形式、充实的内涵为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给志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鉴其经验,在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过程中应不断丰富激励方式和内容,采用更贴近志愿者心理与现实需求的方法,促进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规范志愿者注册与考核:对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系统化、精确化。加强志愿服务管理网络化建设,将过去繁琐且缺乏监管的人工管理变为系统化自动累积服务时长,保障志愿者的利益。二是加强志愿者精神奖励和物质保障:以志愿服务先进表彰为抓手,对优秀典型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树立校园示范,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同时不断优化志愿者午餐、交通补贴的标准制定,保护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志愿者品牌效应,提升志愿者归属感:为志愿者设计形象标志及周边文化产品,使志愿者对团队更有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且更便于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和理念。

  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宝贵经验,要充分挖掘发挥其中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文化理念,保护和激发志愿者投身公益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要努力发挥青年志愿者向善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势头,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晓华.基于现行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下的志愿者心理需求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28):198.

  [2]袁文,王丽君,王文杰,等.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中外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9):65-66.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8篇

  【关键词】衡水湖;马拉松赛;体育志愿者;培训;现状;分析

  0 前言

  衡水市于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成功承办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从银牌赛事到金牌赛事,从金牌赛事到全国锦标赛第三站地,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和令世人瞩目的办赛效果。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是我市举办过的唯一的国际型体育赛事,为衡水产生的综合影响远远超越体育运动本身。2015年中国田协批准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三站地,于9月19日在美丽的衡水湖畔举办。

  虽然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连续三年举办的都比较成功,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理论培训工作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赛事级别的增高,参赛国家和地区增加,参赛运动员的数量剧增。高级别的赛事对裁判员和志愿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良好的培训是决定运动会是否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分析目前的培训现状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不但可以丰富志愿者培训体系,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优势及不足,为以后承办各种大型赛事提供借鉴。

  1 结果与分析

  1.1 志愿者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市领导借助所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近三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均是由高校组织招募,由衡水学院优秀大学生组成,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招募是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要途径,招募的大学生不仅整体素质较高有较硬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敬业精神,而且有较好的协调配合默契,具有很好的服务热情和服务能力,另外便于集中管理和组织培训。志愿者队伍分为大会志愿者和专业岗位志愿者,专业岗位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必须具备特定的岗位技能才能上岗服务。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热情、自信训练有素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是我们的目标。

  1.2 志愿者培训内容

  系统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培训可以使志愿者了解如何进行服务工作,我们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通用培训:介绍马拉松基本知识、基本裁判方法、基本服务礼仪、医学常识、急救技能等知识。

  专业岗位培训:对于不同岗位志愿者采用此形式,使其了解各个岗位的基本情况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等。采用三级培训:集体统一培训、骨干代表培训、骨干带头分组培训。通过集体培训使志愿者了解马拉松赛裁判和服务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骨干代表培训选择有一定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强的教师为骨干代表进行相关岗位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的岗位细则、工作分工、业务流程等知识。骨干带头分组培训即骨干裁判员针对志愿者的具体工作进行专门培训,三级培训模式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场地知识培训:对实战技能进行培训。

  1.3 志愿者培训方式

  培训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方式,方式灵活多样。(1)面授:聘请专家讲座、现场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用于通用培训和专业培训。专业岗位培训采用集体统一培训――骨干代表培训――骨干带头分组培训的三级培训模式进行。(2)媒体培训: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宣传培训内容弘扬奉献精神。(3)实地培训:采用实战活动、实战演练等。

  1.4 志愿者培训时间

  分为四个阶段:宣传培训阶段(10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选拔培训阶段(5至6月份)、临赛培训阶段(7至8月份)、赛时培训阶段(9月份至比赛)。

  2 志愿者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从衡水市马拉松比赛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通过申请、遴选、培训、实战演练之后正式参加马拉松赛服务工作,三年来骨干裁判岗位基本不变,志愿者根据个人专业及兴趣适当安排其岗位,既保证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其听从组织分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由于马拉松志愿者岗位种类繁多:检录、起终点、途中检查、饮料饮水等,不同岗位不同要求,细节不容忽视,仅仅三两次的集中培训,只能使其掌握比赛必备技能,而特殊情况下志愿者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交差,语音沟通能力、礼仪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这些小问题正是决定马拉松比赛成败的关键。

  马拉松比赛期间个别岗位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培训内容重复培训方式不合理培训不到位等。不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得培训对象兴趣下降,影响培训效果。(2)志愿者首次参加,缺乏实践经验。(3)志愿者临时调换岗位,不听从调配或者上下级协调不到位造成。(4)骨干裁判员能力较差或培训不到位,骨干裁判员将培训的知识技能及精神传达给志愿者,如果骨干裁判不清楚工作流程和具体裁判方法;或者培训能力较差;不负责任等将会影响比赛服务质量。

  尽管没有影响比赛大局,但事非小,要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不容忽视。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能力,管理者、裁判员和志愿者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

  3 培训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规模的不断壮大,对于志愿者的组织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衡水湖马拉松志愿者整体服务质量较高,但是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衡水市马拉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的培训提供有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08(5).

  [2]丁元竹,江凤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式社,2001:189.

  [3]艾俊.西方国家培养体育志愿者的概况和启示[J].体育学刊,2005(3):130-133.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志愿服务;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83-03在过去的十年中,职业教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坚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不断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出了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中职学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对“中国梦”的阐述与勾勒出的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一、德育工作与志愿服务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一)中职德育工作的成绩与问题

  十一五规划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不断创造性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现已初步形成了德育管理体制健全化、德育课程规范化、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专业化、德育科研普及化、德育实践常规化的德育发展格局。很多中职学校陆续探索出“精细德育”、“全员德育”等创新型德育工作模式。同时通过逐步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技能大赛引领等方式来形成的合力德育的新格局。

  (二)中职德育在新时期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中职始终把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很多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甚至“黄赌毒”等道德沦丧思潮的影响。尤其对沿海地区的中职学生影响更为巨大,所以这也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目前,中职德育理念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知识灌学生、高压管学生,制度捆学生等片面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获取,而是引导人们去选择、构建有道德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完善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创造一个合乎人性、宽松、健康、向善的环境。那么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创设健康的平台。

  二、志愿服务活动与中职德育工作的联系

  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一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带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1993年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无数青年学子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近年,受到这种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无数中职学生也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能够彰显出其德育育人的新特性。

  (一)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有效补充

  目前中职德育已形成了以德育课程、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开展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教育,然而其教育途径存在着缺乏教育的实践性、灵活性、切入性等问题。杜威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于系统性的德育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德育知行统一的有效方式。

  (二)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教育契机

  ・德育研究・以中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的创新德育模式分析教育契机是指对学生进行某种教育或解决某一个问题时的最佳时机。它是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来的或是有意创设的某种事件或情境。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技能知识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自然就会设计不同主题教育课或者主题教育活动。由于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距离感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道德教育与学生实践产生共鸣,并引导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契机。例如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就为德育提供了一次生动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珠海市圆明新园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提供了一次生动的“低碳、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三)志愿服务活动为德育搭建了展示平台

  职业学校学生进校之前普遍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我认同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职业技能学习和学校生活的消极和抵触情绪的产生。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怎样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美”是转变学生情绪和学习态度的主要方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智能范畴内有所特长和发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方面的能力。

  三、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职学校开展的实践研究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珠海理工)在德育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以发展5C(能力、信心、人际、品格、关心)积极品质为引领的社团育人特色模式,期中志愿服务活动在德育实效性中发挥的重要的积极作用。珠海理工坚持“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模式,在德育工作中产生了很好的泡菜效应。

  (一)珠海理工“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模式

  珠海理工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坚持“市校结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校内志愿服务微体验、校外志愿服务助社会、国际赛事增自信为目标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体系。形式多样、层级鲜明、范围广阔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实行的生活化德育育人模式紧密相连。

  (二)珠海理工“市校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的实施路径

  珠海理工者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坚持学生自主管理为原则,志愿者协会校团委的指导下,实行社长负责制,下设秘书处、志愿服务小分队,班级理事等部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志愿服务微体验项目、常规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志愿服务项目广度的同时提升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性。志愿者协会(社团)通过规范性的管理来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志愿服务微体验阶段。我校在德育理念中始终坚持“生活德育”、“全员德育”的育人理念,道德教育要抓住学生生活活动与学习活动的契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不仅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道德教育,更积极地动员学生参与到道德教育的大课堂中,学生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受教育者,更是道德教育的实践者和主导者。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微体验活动,以“文明就餐”和“爱护校园环境”为志愿服务主题,各班学生以周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微体验。具体体验环节包括前期动员与引导、具体服务体验和体验分享。志愿服务微体验的形式不仅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更能促进参与者形成榜样效应,为学校道德教育种下健康的种子。据统计,我校2013-2014第一学期“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微体验活动共有约1550人次参加的微体验活动,全员累计志愿时数约3500小时。

  第二层次: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阶段。职业学校的育人模式不仅要依托学校教育,更要进一步借助企业与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德育”的目标。我校志愿服务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依托社会与企业,每周定期开展“圆明新园志愿服务活动”、“板障山志愿服务活动”、“交通文明使者志愿服务活动”、“吉大、婆石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公园、社区内的环保宣传、交通文明等服务活动,也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定期在社区内开展空调义务维修、计算机维修、文字录入等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大课堂中不仅倡导了公益力量,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

  第三层次:国际大型赛事活动阶段。我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利用珠海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珠海市内举办的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此为契机在校内举办志愿选拔与评选活动,借助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竞争意识。以2013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为例,全校有100名志愿者经过选拔后参与到赛事的组织与服务工作。学生志愿者在大型赛事活动中即可以锻炼并提高语言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进一步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更是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的有效保障。中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新时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中职学校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道德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实践。中职学校坚持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创新德育模式探索将会对整个中职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优选九篇

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认识优选九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